第五章丨往事回顾 (第2/2页)
为了所谓的反董大计,不惜利用刘和对刘协的怜惜之情。虽然皇帝心里明知不能因此而怪罪荀攸,毕竟天下何人不反董?荀攸更是在之后以身作则,去谋刺董卓,这让皇帝更加无法怪罪于他。
更何况以刘和的本性,哪怕知道被利用也会甘心被驱使吧?
即便如此,皇帝心里还是为此忍不住替身体的原主人刘协气恼,但他毕竟是个成年人的灵魂、更是一个老练的棋手,不能被情绪左右了自己的判断。
荀攸没有承认此事,显然是不想在这个事上向皇帝邀功——那样只会愈加引起皇帝的反感。
但他也无从否认,只得别开话题,道:“幽州牧刘公,乃汉室宗亲,忠直而有才干。去年还选派掾属田畴、从事鲜于银走小路前来长安奉表。其人又于河北诸地深孚德望,威信卓著,在幽州时,为政尚清静俭约,以礼义化民,怀柔远近,广受乌桓等塞外异族的拥戴与敬重。于忠于能,臣以为没有谁比刘公更适合牧守并州、羁縻各族的了。”
皇帝喝了口茶水,顺着荀攸的话头往下讲去:“记得去年我与董卓接见田畴等幽州来使,听说在幽州,刘公与奋武将军公孙瓒龃龉不断,彼此政见不和,竟生私怨,常以权名制之。而且,公孙瓒与渤海太守袁绍屡次兵戎相见,如无刘公在其后掣肘,公孙瓒未必战止于此。”
‘渤海太守’是朝廷正式给予袁绍的官职,但袁绍现如今鸠占鹊巢,取代韩馥成了未被朝廷承认的‘冀州牧’,此事人尽皆知。皇帝偏偏如此说,无疑表明了皇帝对袁绍此人的观感极差。
荀攸暗自将皇帝的态度记在心里,回答道:“臣之前所言凉并羌胡与关东诸侯,两件事可以当做是一件事去做,正是意在于此。只要朝廷下诏,将刘公转任并州,以刘公之忠,其必能舍土奉命;以刘公之能,其必能徕服羌胡,此其一也。”
“其二,刘公为朝廷牧民守土,一旦奉诏,便驱车来朝,足以树朝廷之威,振奋人心。”荀攸缓缓说到招刘虞来朝的第二个好处。
在荀攸提到刘虞的时候,皇帝就已经想明白了其中的无数利好,但他还是想听听荀攸的分析,看看对方与自己是否英雄所见略同。
“刘公调走之后,朝廷再诏拜公孙瓒为幽州牧,没了刘公从旁制约,公孙瓒能统合幽蓟兵马,堪与袁绍一战。届时鹬蚌相争,能为朝廷腾出至少三年的时间休养生息。”荀攸说完,抬头看向皇帝。
历史上公孙瓒与袁绍一直打到建安三年才彻底告败,这还是由于公孙瓒以下犯上杀了刘虞,引起幽州本地士族不满、导致刘虞旧部从事鲜于辅等人率州兵及乌桓共数万人随袁绍讨伐,才使得公孙瓒元气大伤。
如果这一世公孙瓒没有杀了刘虞,又能名正言顺的统领幽州,对上袁绍的时候是否会比历史上要坚持的更久一些呢?或者说,公孙瓒与袁绍之间的征伐,会有不一样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