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费力劳心 (第1/2页)
“一切税天下吏民訾,三十取一,缣帛皆输长安。”东汉会要
在入宫的路上,大司农刘和偶然遇见了少府张昶的车驾。
“大农,可共载否?”张昶饱经沧桑的脸上露出几分笑来。
刘和稍一迟疑,很快点头同意了,作为晚辈后进,他主动走出自己的车子,钻进张昶的车子里去。
张昶的车厢内部有些逼仄,刘和跪坐在张昶对面,二人膝盖都要触碰到一起。
这就有一点造膝密谈的意味了,刘和有些不明所以,静静地屏息听着
“陛下亲理万机,励精为治,我等臣子深受陛下万千之恩,哪怕愚驽垢秽,才质疵下,也无畏摧身碎首,以答陛下厚德。”张昶缓缓吐出一句老生常谈的开场白,而后便步入正题:“只是这天下未安,我等手掌朝廷赋税、苑囿禁钱,这账目却时时让我忧心呐。”
刘和摸不透对方的意思,张昶虽说与他同为皇帝亲党,但彼此之间并无往来,这份联系也犹如赵温之于董承那般不够牢靠。他也没多想,顺着对方的话头往下说道:“张公说的是啊,如今朝廷名义上统御天下,实则不过关中、并州等区区之地,其余州郡,多窃于强臣豪族之手。我等负责今岁租税,账目不好看,我等的颜面也无光。”
说完,刘和迎面看向张昶深沉的笑容,忽然问道:“小子不知,近日有什么大事么?”
看来这父子性情相承,刘和的性子也如其父一般淳厚,甚至还有过之。若不是有皇帝庇佑,怎能让他坐到现在这个位置?张昶心里轻叹一声,旋即意味深长的说道:“大事倒没有,但承明殿里最近有一人却大出风头。”
指明了方向,刘和便不难想到,他恍然道:“司空赵公?”
张昶手捻长须,点头道:“正是赵司空,此人手段了得,无论陛下要说什么,他都是第一个应声附和。陛下心中虽屡有良政所出,但犹如璞玉,未经雕琢完善,如何能放施天下?赵司空处政未免有失轻重。”
刘和礼貌的笑了笑,所谓同行相嫉,论揣摩上意、对皇帝性情的了解程度,张昶自己就是行家。彼与王氏来往密切,不就是有这一层意思,想借着王氏对皇帝的熟悉程度,从皇帝的只言片语中图窥意向么?如今有个比他更胜一筹、更能及时摸清皇帝心思、并迅速提出应对方案的赵温,自然会有些不满和嫉妒了。
张昶见刘和但笑不语,沉吟片刻,面有难色:“如今能为朝廷缴纳税赋的,仅有关中、并州,以及雍凉、豫州数郡。这其中,豫州唯有颍川、汝南新附,彼二郡屡遭兵乱,政务混乱,长官才莅任不久,今年的税赋恐怕是不指望了,河内郡也是同理。至于雍凉天灾连年,郡县盗贼羌寇横行,有些地方不仅要请朝廷蠲免税赋,还要朝廷倒给他们钱粮难呐,难呐!”
“外间都说朝廷振作、关中安定,又有几人明白研、桑的难处?”张昶叹了口气,意有所指。
研指的是范蠡的老师计研,桑指的是孝武皇帝朝的大臣桑弘羊,二人都是善于理财的人物。张昶拿他们做类比,俨然是想抬高彼此。
刚才就在说国用,中间又n司空赵温,这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对于暂时理不清的事情,刘和向来是选择静默寡言。果然,就在车驾离宫门还有一段距离、两人将要下车的时候,张昶说道:“今年朝廷出兵河东、敦行河工、整修驿道,多处一齐用钱。虽说朝廷底子仗着三辅这些年的积储、董卓家财以及河东抄没所得,勉强堪用。但朝廷用钱的地方越来越多,这点资财,恐怕也撑不了多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