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一百九十五章 厂子 (第2/2页)
自治州州府有一个老城,老城成四方形,可惜古建筑都没了,只有一些残留的城墙。
一段城墙的边上,就是正昌食品加工公司。
这个公司其实就是最早的正昌酱园,解放后公私合营,街道集体所有制,承包经营制,公司化,直到今天资不抵债,等待重组的格局。
其实要是酱园厂老老实实地一直经营酱油香醋一点问题都没有,无奈每一次大改动以后,经理上台第一件事儿就是开展自己的骚操作,先是盲目扩大产能,然后市场打不开,接下来设备闲置,贷款还不上,加上工人年龄老化,退休工人变多,厂子变得负担沉重。
然后开始改制,接着又到处找出路,最后再次失败,如此一次次死循环,最终厂子走到倒闭的边缘。
厂子最后一次尝试救活自己,就是引进了一条盐水蘑菇生产线。
所谓的盐水蘑菇生产线,其实和水果罐头生产线差不多,不过水果是用的糖水,而蘑菇用的是盐水。
而且水果的保存用的是罐头,而蘑菇的保存用的是食品级的大塑料桶,一桶能够装三十斤蘑菇,加上盐水重达五十斤。
这样的盐水蘑菇保质期能够长达一年,后世大城市当中许多主打“山珍菌煲”的餐馆,用的蘑菇很多其实就是这种。
在周至看来这样的生产线其实是一种败笔,这玩意儿唯一可以称道的地方,就是保留了蘑菇的口感和形状,但是味道却完全没有了。
大城市里那些没见过世面的“洋包子”们,还以为自己吃到的是鲜美昂贵的新鲜野生蘑菇做成的菌煲,其实真正的做法就是部分人工养殖的鲜菇,加上这种从盐水里取出来,用清水浸泡去盐味的“水蘑菇”,良心一点的商家给兑上干发蘑菇和鸡鸭大骨等熬出的高汤,黑心的直接香精调味料加鸡油加开水,然后端上桌就成了“野生山珍菌菇老火汤煲”,不收你个六七百都算不懂经营之道。
即便是这样,这条生产线也没赶上后世菌煲盛行的好时代,稍微超前了这么一丢丢,只从工人们懒心磨肠的装罐动作,周至就知道这条生产线怕是没法盈利。
反倒是松井造和金淳一看得兴致勃勃,这俩货就是周至口中的那种洋包子,见到无数的野生蘑菇被这样粗暴的处理,感觉心脏病都快要出来了。
“这些都是牛肝菌、见手青、红菇、鸡油菌一类。”周至低声解释道:“松茸和鸡枞这两种名贵的,他们也舍不得这样处理。”
说起来好笑,这些名词太特么过于专业,周至在英语词典里边居然查不到,反倒是岛国人太喜欢蘑菇了,日文词典里愣是一个不拉。
尤其是松茸,岛国人爱它爱到了骨子里,爱到了满世界寻找,然后全世界都把日文的松茸当成了标准名字,成了各个国家的“音译外来词”。
最起码周至发现在日英汉词典里,这个词的日语和英语的发音是完全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