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在柏林 (第2/2页)
林楠才知道,他那手机都能往返一次柏林了。
一月底,林楠踏上了由首都到柏林的飞机。
2月1日,林楠到了柏林,李杨亲自接的机。
“导演,你怎么还亲自来了”?
林楠很感动,谁知李杨说了句,“请人接机,还要花钱的”。
林楠瞬间无语。
“开玩笑的。走,去试试这儿的香肠,我以前就在德国工作,对这里熟的很”,说着带着林楠上了一辆奔驰。
开车是个华人面孔,李杨和林楠坐在后面。
“我在这边有一些比较熟悉的圈里人,告诉我拿奖的概率不小,但咱们还是平常心,主要是卖出去,能拿奖最好”,李杨说的满不在乎。
但林楠看得出来,他还是挺关心的。
“你也是投资人,还是电影学院的学生,来这里见见世面绝对不亏,《英雄》剧组也到了,比咱们这草台班子可气派多了,包机来的”,说到这里,李杨有点酸了。
“但从柏林电影节历来的喜好看,张导的《英雄》不一定就比您的《盲井》更被看好,您说呢”,林楠笑了笑。
李杨这才审视了以下林楠,“没想到你看得这么远,那些学校里的学生,可不一定有你见识这么广”。
曾经国内电影出现过一次选择,像好莱坞学习,又或者像欧洲靠近。
最后选择了后者。而作为欧洲三大电影节,它们各有各的喜好:文艺,商业,以及复杂的现实题材。
回到了酒店,林楠和李杨还有几个人吃了顿饭。
德国的香肠种类有一千五百多种,一天三样能吃近两年不重复,林楠就享受了一把香肠宴。
2月6日,电影节正式开始。
来自全世界的影片汇聚到这里,不仅除了少数参与竞争奖项的,大部分参展电影都是为了买卖。
买方和卖方,都在互相寻觅。
李杨告诉林楠,他已经找到了几个意向买家,价格还在谈。
“尽量吊着,直到颁奖结束”,这是林楠给李杨的建议。
后者明白,这是利益最大化的办法,一旦获奖。
时间一天天过去,参赛电影被分类进行了观看评分,直到最后时刻。
这一天,万众期待。
张国师的《英雄》拿到了阿尔弗雷德~鲍尔银熊奖,与期望的差距太大,这只是个为表彰勇于开创电影艺术新视野而设立的奖项。
而李杨以导演和编剧双重身份,拿到了杰出艺术贡献银熊奖,这可是有名次的奖项,不是安慰奖。
林楠没在意后面最重要的金熊,和评审团大奖银熊以及最佳导演银熊。
他只记得激动的李杨拥抱了自己一下就上去领奖了,说的是德语还是英语也没听清,就听到他用中文喊了林楠两个字,而自己神奇地答应了一下。
周围人都看向了自己,李杨在上面向林楠举了举奖杯。
第一次这么多不认识的人注视自己,笑着鼓掌,林楠也下意识鼓了起来,一时间现场气氛更浓烈。
回到酒店的时候,大家都是喜悦的,“相信明天,国内就会有报纸媒体报道这次电影节的事情了,李导,你可是压了张导一头的”。
林楠恭喜李杨,他准备回国了,正月十五已过,要开学了。
“我还要留几天,争取卖个好价钱。之前本来全部要接受海外投资,是你那十万,让我也打定主意卖房凑了一部分。这次拿了奖,可得把咱俩该赚的都赚回来”。
李杨心情很好,拿了奖就意味着赚,而且绝对赚的不少。
“我在学校等您的好消息”。
“等着吧,哈哈”。
飞机落在首都,林楠一人拎着箱子出来。
“师傅,电影学院”,找了辆出租,直奔学校。
开了手机,果然有几个未接电话,有朱娅文的,周阳的,还有老爹的,居然有几个陌生号码。
到了学校,这氛围一下子好多了,都是年轻人。
开学两天了,好在林楠提前打电话回来请了假。
回到宿舍,还不等进门就碰到了朱娅文。
“林子,你个狗东西真跑的过去了”。
朱娅文一拳头锤过来,“你算是出名了”。
“怎么了”?
林楠明知故问。
“新华报已经报道了,你那个《盲井》拿了银熊奖,导演在上面还感谢了你,还有你那张傻愣愣的照片呢”。
林楠无语,当时只是场面太大,脑子有点懵,就被抓拍了?
接过朱娅文甩来的报纸,林楠放下了心,也没有傻愣愣,就是面无表情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