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墨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泼墨小说 >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 第五百五十六章 可乐成分

第五百五十六章 可乐成分

  第五百五十六章 可乐成分 (第1/2页)
  
  李谕下一步就是前往康奈尔大学的中国科学分社,与姜立夫、竺可桢他们接个头。
  
  路上没忘发了一篇论文给《Science》,主要是前段时间李谕写的关于原子光谱的多普勒效应解释。
  
  想解释这种原子层面的现象,毫无疑问需要量子力学。
  
  李谕最擅长的就是这个,只不过文章过于专业,基于纯粹的理论物理学,只限于一小撮搞理论物理学的人中有点影响。
  
  额,就算是搞实验物理学的,基本也不会看。二十世纪初,实验物理学家和理论物理学家之间还是有点隔阂的。
  
  理论物理学家一般会看实验物理学家做出的实验;但实验物理学家往往不会看理论物理学家写的文章。
  
  原因嘛,是因为搞实验的物理学家觉得搞理论的这帮人弄得太复杂,一堆冗长艰深的公式,动不动还有深奥的数学,看懂一篇论文可能就要花成月时间,不如自己多做几个实验。
  
  关键这帮搞理论物理学的还用上了概率论!
  
  概率论!
  
  这是物理学应该用的?
  
  即便虽然麦克斯韦、玻尔兹曼这种理论物理顶级大佬早在二三十年前就开始使用概率论,但物理学界普遍还是不能接受。
  
  他们认为玻尔兹曼这么处理只不过是因为研究分子热运动时,分子太多,算不过来,迫于无奈使用了概率论。
  
  但众所周知,量子力学怎么可能离开数学,概率论在量子领域中更有非常大的内涵。
  
  反正李谕的这篇论文虽然推导很精彩,暂时翻不起什么水花。
  
  尤其美国这边是实验物理学为主,没几个搞理论物理学的。
  
  只能等论文在欧洲转载并且翻译成德文后,才会引起一些讨论。
  
  ——
  
  来到康奈尔大学后,校长雅各布·舒尔曼亲自出门迎接,两获诺奖的人可是“稀世宝贝”,寻常见不到。
  
  “院士先生,您的到来让我深感荣幸的同时也颇有意外。”舒尔曼道。
  
  李谕与他握手说:“校长你好!我是因贵校几名中国留学生成立的科学社分社而来。”
  
  李谕刻意把原因引到科学社分社上,这样势必会让康奈尔大学有所重视,对科学分社的发展有利。
  
  舒尔曼校长果然颇为惊讶:“中国科学社的分社?”
  
  “没错,”李谕说,顺便没忘夸赞几句,“贵校提供了非常优良的环境与土壤。”
  
  舒尔曼校长顿了一秒钟,明白了李谕意思,旋即哈哈笑道:“应该的!应该的!”
  
  舒尔曼此后当过美国驻华公使,总体上对中国还是比较友好的,可能与其在康奈尔大学当校长时的经历有关。
  
  他知道李谕马上再次获奖,而两次诺奖甚至只是李谕研究成果的一小部分,这种物理学领域的顶级大佬来了必须演个讲。
  
  李谕自然答应,反正已经演讲那么多次,有了足够经验。他在演讲中先聊了聊物理学界的发展以及自己的一些感悟和成果,然后拉拢了拉拢康奈尔大学与中国留学生的感情。
  
  不仅在康奈尔大学就读的胡明复(胡刚复、胡敦复的弟弟)、胡适、赵元任、杨杏佛等人出席,远在哈佛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姜立夫、竺可桢全都集中到康奈尔大学听李谕演讲。
  
  这几人中,胡明复与姜立夫是搞数学的;竺可桢搞气象学;赵元任与杨杏佛虽然此后并没有继续投身科学,但目前赵元任也在学习物理学,杨杏佛则在学习机械学。
  
  总之他们目前都算科学圈里。
  
  李谕花了半天应付完大学公事后,才与竺可桢等人来到了科学社分社租的小教室中。
  
  这时的美国大学学生不多,空闲教室不少。
  
  最热衷科学社分社事务的胡明复激动道:“院士先生今天一来,我们才切身体会到您在洋人面前多厉害!我们平时只在典礼时才会见着校长,今天他早早就来迎接您。”
  
  “就是!”竺可桢道,“您大大振奋了我们科学兴国的斗志。”
  
  “科学兴国还要仰仗更多你们这样的学生,”李谕说,“国内的《科学杂志》发行不错,稳定在几千册,随着时间推移,肯定有更多人投身科学领域。我准备把大同大学一栋办公楼作为科学社专门用地,将来各位回国,科学社会定期组织活动,将大家持续联络在一起。”
  
  姜立夫说:“我已经迫不及待要归国了。”
  
  “没必要,”李谕笑道,“你们最好在这边多学几年,能读多久就多久,不要浪费机会和经费。平时多给国内杂志社投投稿件就是,另外,写稿子的时候留意我们处于科普期,控制一下难度。”
  
  胡明复说:“我们还是学生,写不出院士先生那样的顶级文章。”
  
  李谕不挑:“不用过分追求质量,现在要的是数量,你们写出来就大胆投稿,我都会发表,顺便给你们可观的稿酬。”
  
  胡明复说:“平时我还会画一些科普性质画作,杂志可以发表吗?”
  
  “必须可以!”李谕说,“我正好想再办个《科学画报》,提升趣味性。”
  
  胡明复道:“那就好办了!”
  
  胡明复是给《科学杂志》投稿最多的留学生之一,而且他挺擅长写科普文章,十分注意向读者介绍各方面的新知识。
  
  《科学杂志》头三卷就发表了胡明复的47篇文章,涉及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药、天文气象、教育、军事等等,由此可见其知识的渊博。
  
  “胡氏三杰”每一个都很牛。
  
  老大胡敦复,就是国内已经当了大同大学校长的那位;此前有过介绍。
  
  老三胡刚复,李谕几天前与他刚在芝加哥大学的密立根实验室见了面,是搞物理的。
  
  眼前的胡明复是老二,与老大一样都研究数学。
  
  胡明复很有才气,此后参与了数学名词审定工作,把美英法意日德诸文与中文译名对照,对推动国内外数学的交流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可惜胡明复回国后没多久就因为一次溺水意外英年早逝。
  
  对了,此后姜立夫与胡家还成了一家子,——胡家三兄弟的小妹胡芷华嫁给了姜立夫。
  
  胡适虽然学的是哲学而非科学,也没有加入科学社,但同样来凑了热闹。
  
  胡适说:“可惜我学了一年多农学,终究不是本人所长,转入哲学系,不然也能多写几篇文章投给科学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