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收购新加坡置地】 (第2/2页)
如何不让人看得津津有味!
新加坡置地。
陶伯欣在办公室里,急得团团转,他没有想到林正杰出手如此快,而且二股东科威特发展局这么快发生叛变,更没有想到泰富集团直接溢价15%来收购。
新加坡不是香港,股票涨幅15%是非常困难的,所以这个价格不管是对机构投资者,还是对散户投资者,都非常具有诱惑力。
“父亲,我们要不要在媒体上呵斥香港财团林正杰的不义之举,打打舆论战!”儿子陶利铭走进办公室,建言道。
陶伯欣是有两子三女的,但唯一在新加坡置地工作的陶利铭,则有些烂泥扶不上墙,如今只是勉强跻身高层,陶伯欣一直不放心将企业交给他。
他听到儿子的建言后,说道:“胡闹,人家从前面走进来,公开收购,有什么不义之举?我们如果这样做,反而让人觉得我们是怕了他们。”
陶利铭脸一红,嘟囔道:“那总比坐在这里强!”
他也是四十多岁的人了,一直不被父亲重视,他觉得这是对自己最大的不信任。所以难免,他有些自暴自弃。
陶伯欣皱眉起来,儿子这句话算是说到点子上,不能坐以待毙,所以他马上说道:“当务之急,是重估新加坡置地的资产值,这样降低2.6新币的诱惑力。你马上去找一家审计事务所,评估我们的资产值,然后放出消息,记得高估。”
“好的”
事到如今,也只能如此行事。
至于增持股份这种事,陶氏家族虽然不止这点财富,但其它的财富要么是资产,短时间难以套现;要么有一些现金流,但是他不愿意高价购入新加坡置地的股票。
林正杰亲自坐镇新加坡,泰富集团发布正式公告后,他们便挨家挨户的找上哪些手持新加坡置地的投资机构。
由于事前的工作很充分,所以哪家机构有多少新加坡置地股票,他们都算是比较熟悉。
这样一来,直接上门求购,这些投资机构基本上都会售出手中的股票。道理再简单不过,如果泰富集团放弃收购,他们手中的股票可能一两年都涨不到2.6新币每股。
新加坡的罗富齐父子公司,也算是一大助力,他们也帮着说服哪些投资机构,将手中的股票卖给泰富集团。
“林生,又有一家投资机构,售出他们手中的2.8%股权,如今我们已经手持23.5%的股权。”罗富齐父子的负责人菲利普,向林正杰汇报道。
“很好,再接再厉,我们争取一个月时间完成收购。”林正杰满意的说道。
这是一个既公开又隐匿的捕猎行动,公开的是,大家都知道泰富集团在进攻新加坡置地;隐匿的是,外面的人不值得他们已经持有多少股票,进展如何。
此次收购的核心只有三人,林正杰、何方塘、飞利浦,只有他们三人知道具体的持股,其余哪怕是内部工作人员也不知道他们具体的持股。
因为他们的收购不仅从市场上收购,而且也从投资机构上收购,是在双管旗下。
陶伯欣有些焦虑,他不知道对手已经持有多少股权,此时他也明白林正杰的实力,绝不是他能抗衡的。
“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就被别人如此轻易而举的拿下,股市真是一个双刃剑!”他发出这样的感叹。
“老板,联合工业的总裁黄鸿年先生希望拜访你,他正在外面!”助理走进来汇报道。
陶伯欣有些意外,心想这位依靠资本运作起来的富二代,找自己有什么事情?
对于他来说,还是看不起这种富二代的。
不过他还是说道:“请他进来吧!”
不一会,黄鸿年走进来,谦虚的说道:“陶老,晚辈黄鸿年,父亲是黄奕聪。早就听闻陶老是新加坡的商界传奇”
一见面,黄鸿年就非常推崇陶伯欣。
陶伯欣也比较吃这一套,上次林正杰夸奖他的时候,他更是有些洋洋得意的心境。
虽然他讨厌黄鸿年这样靠资本运作的富二代,但此时还是说道:“黄先生也不赖,可谓虎父无犬子,能自己打拼下如此成绩,相信令父是非常高兴的事情。”
他的儿子没有什么业绩,所以此时也算是真心的。
见时机成熟,黄鸿年趁机说道:“听闻最近香港财团在恶意收购新加坡置地,我们联合工业愿意助力陶老,联合发起反收购。”
陶伯欣心中感叹,猛虎来了,狼也来了,不过他还是冷静的说道:“怎么个联合法?”
如果能让狼赶走猛虎,他又能制服狼,那么还是可以考虑的。
黄鸿年说道:“由我们联合工业在世面上收购约30%的股权,加上陶老你手中的21%股权,这样我们就宣布获得胜利。收购之后,陶老你继续做董事局主席,晚辈愿意跟着你学习,做你手下的总经理。”
陶伯欣思索着利与弊,他当然知道黄鸿年也不安好心,但似乎这对他都没有影响。不管是谁胜利,似乎都是炒过他的股权。
良久,他决定选择和黄鸿年短暂合作!
“好.”
几天后。
新加坡联合工业和陶伯欣家族宣布,合组财团,并对新加坡置地发起反收购,溢价20%的价格,即每股2.72港币每股。
一时间,精彩的戏码加强起来,两地媒体纷纷报道这一盛况。
而那些手持新加坡置地股票的股民,纷纷陷入狂喜!
“龙蛇大战”媒体们纷纷用这个词汇来形容。
谁是龙,谁是蛇,自然不言而喻。
作为华人首富,香港第一大财团,林正杰和泰富集团自然是过江猛龙。
当天,林正杰从香港赶到新加坡,他不能一直守在新加坡,所以安排好就会回香港。
好在香港岛新加坡很久,一天往返都来得及。
在泰富集团的新加坡分布。
林正杰仔细听取了何方塘、飞利浦的汇报,脑海里思索着对策。
他没有想到,联合工业会插一手。
黄鸿年他是晓得的,前世就是牛人一个,在新加坡资本运作非常成功,九十年代又跑到内地,一下子打包了几百家政府的企业,然后各种运作、重组,吹得很神话。
但资本运作只能是一时的荣光,要想恒远,唯有经营。
林正杰收购的企业很多,但每一个企业都被他发展得非常好,投资者赞他是‘点石成金’本领,这个才是关键。
“对于黄鸿年这种擅长资本运作的人来说,不需要取巧的方式,直接出一个他们出不起的价格吧!”林正杰果断的说道。
如今,他们已经受够了25%的股权。
这个持股比例比起黄鸿年和陶伯欣的合组财团,只是微微领先。
与此同时,黄鸿年和新加坡的金融机构可能更熟悉。
所以现在,唯有海派收购方法。
收购的成本高一点无妨,林正杰后期有办法从新加坡赚更多。
更重要的是,收购新加坡置地,是他打入新加坡商界的重要里程碑。
“溢价40%,相信以联合工业的实力,将不会再次出价。至于陶伯欣家族,他们本来就打算放弃的。”飞利浦建议道。
“那就溢价40%”
前面25%的股权,平均溢价在15%,相当于代价是23亿港币;
后面的26%股权,溢价在40%,相当于代价是29亿港币。
加起来,差不多是52亿港币收购成功!
整体的溢价,实际上也才25%。
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