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科学的力量 (第1/2页)
在经历了未来世界的震撼与启示之后,老玩童杰克和宁宁夫人深知只有依靠科技的进步与全球合作,才能真正改变人类的命运。他们意识到,在回到现实世界后,必须立即行动起来,寻找那些愿意为解决全球性危机贡献力量的科学家们。
经过一番周密策划,两人决定首先拜访位于瑞士日内瓦的一家国际科研中心——该中心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学者和技术专家,致力于研究气候变化、核武扩散、生物安全等关键问题。这里不仅是知识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是许多前沿技术的研发基地。
当杰克和宁宁夫人踏入这座宏伟的研究大楼时,立刻被其内部浓厚的学术氛围所吸引。走廊两旁挂满了展示各种研究成果的海报,从新型太阳能电池到基因编辑技术,无不彰显着人类智慧的结晶。而工作人员们则忙碌地穿梭于各个实验室之间,脸上洋溢着对未知探索的热情与执着。
“看来我们来对地方了。”宁宁夫人轻声说道,“这里的每个人都充满了使命感。”
杰克点头表示同意:“没错,接下来就看我们能否说服他们加入我们的行列。”
在接待处登记完信息后,两人被引荐给了研究中心的首席科学家——李云生教授。作为一位享誉国际的物理学家,李教授不仅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还积极参与多项跨国科研项目,致力于推动全球科技合作与发展。
见到杰克和宁宁夫人后,李教授热情地欢迎道:“很高兴见到你们!听说你们带来了关于末日时钟的一些重要信息?”
杰克简要介绍了他们的经历,并详细阐述了目前地球面临的多重威胁。“我们认为,只有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共同研发新技术,才有可能逆转当前的危局。”他诚恳地说。
听完杰克的讲述,李教授陷入了沉思。“你们的观点非常有道理。”最终,他抬起头说道,“事实上,我们已经在多个领域开展相关研究工作。例如,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我们正在开发一种新型人工光合作用系统,能够更高效地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而在核能利用上,则尝试改进现有反应堆设计,使其更加安全可靠。”
然而,他也坦率地指出了一些实际困难:“尽管如此,仍然存在不少挑战。一方面,资金投入巨大,需要各国政府及社会各界给予更多支持;另一方面,部分国家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不愿公开共享某些核心技术,这无疑给整体进展带来了阻碍。”
面对这些问题,宁宁夫人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既然单个国家难以独立解决问题,为何不建立一个全球性的联盟呢?我们可以联合所有志同道合的科学家,共同制定一套开放共享的技术标准,并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资源互通。”
李教授眼睛一亮:“这是一个极富创意且可行的方案!不过,要想让不同背景、不同立场的人达成共识并非易事,我们需要找到一个既能体现公平公正又能激发各方积极性的合作模式。”
为了验证这一设想,三人决定组织一场小型研讨会,邀请来自各个领域的专家共同探讨如何构建这样一个全球科技联盟。消息一经发布,便得到了广泛响应。短短几天内,就有超过五十位来自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顶尖人才报名参加。
研讨会上,气氛热烈非凡。大家围绕着如何整合现有资源、优化技术研发流程以及确保成果惠及全人类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其中,有人建议设立专项基金,用于资助那些具有潜力但缺乏资金支持的小型创新项目;还有人提出应当加强对青少年科普教育力度,培养下一代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感。
正当会议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一名年轻研究员站了起来。“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各位前辈。”他略显紧张地说道,“虽然我们都在努力寻找解决方案,但现实中往往存在着许多不可预见的风险因素。比如,在推广新能源技术过程中,如果出现大规模停电事故怎么办?或者在进行基因编辑实验时,万一产生无法控制的新物种又该如何应对?”
此言一出,现场顿时陷入了一阵沉默。确实,任何新技术的应用都伴随着潜在风险,尤其是在涉及生命科学等领域时更是如此。如何在追求进步的同时有效防范这些风险,成为了摆在所有人面前的一道难题。
见状,杰克走上前去,温和地拍了拍年轻人的肩膀:“你的担忧很有道理。其实,早在我们穿越时空的过程中就已经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每一次科技进步背后,都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停止前进的脚步,而是要学会更好地预测并管理这些风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