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2章 机动弹道 (第1/2页)
屏息凝神地欣赏了好一会儿之后,梁彦刚才从初见高超音速飞行器的震撼中缓过神来。
作为一名第二炮兵的指挥员,他自然了解过年初X51A那次“部分成功”的试飞,以及最近被炒作得沸沸扬扬的HTV2“猎鹰”。
甚至就在810旅的旅长办公室里,还放着不少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到的外文报道和技术资料。
就是为了保证能做到知己知彼。
结果一顿操作猛如虎,回过头来竟然发现在“知己”这块出了问题。
尽管梁彦刚不懂什么特别高深的技术,但是无论从任何角度来看,眼前的这个“玄鸟”验证平台都跟之前洛克希德·马丁公布的HTV2设计非常相似。
或者严格来说,这次应该是反过来。
HTV2和玄鸟非常相似。
毕竟前者目前还停留在概念PPT、或者最多是设计图纸阶段。
而后者的全尺寸模型已经摆在这里,并且从上级的操作来看,连试射任务都已经开始筹备了。
因此,他脑海中浮现出的第一句话就是——
没想到,我国武器的开发,已经发展到这个地步了?
但别人设计师就站在旁边,说出这种话似乎又显得有点没见识。
虽说梁彦刚这会儿已经在心里承认,自己确实没什么见识,可面子上总归不能露怯。
于是,他把已经到嘴边的话给吞了回去,换成另外一个更加具体问题:
“所以……东风16的动力段设计的特别短,就是为了给前面这个弹头……好吧,这个高超音速验证平台,留出足够的空间?”
整个高超音速项目直到正式装备部队之前都是最高级别的绝密,即便在第二炮兵内部也只有极少数人了解全部情况。
不过,既然梁彦刚人都已经到了鼎新基地,那对于这些情况也就没什么好隐瞒的了。
“没错。”
刑牧春点了点头:
“并且除了体积方面的考虑以外,滑翔式高超需要在比较短的工作时间内达到很高的初速度,所以跟常规弹道导弹的要求还不太一样……当然更具体的内容就涉及到弹道规划计算这些部分了,你要是想听的话我可以……”
梁彦刚军校毕业,对于自己的数学水平还是有点数的,闻言赶紧用一个新的问题打断了对方:
“那东风16一款中短程弹能有那么大的体积,也是因为弹道设计的问题?”
这是他自打几个月前第一次接装试验弹的时候,就一直在思考的事情。
“我们主要负责乘波体飞行器这部分,导弹本身是由兄弟单位负责研发的,所以我也不能特别确定。”
刑牧春首先来了个免责声明:
“不过照理来说,如果选择一个体积稍小的弹头,那也可以把导弹塞进跟东风15同款的泰安TAS5450底盘上,至于你现在见到的那个样子……是因为设计团队力排众议,搞了个足有4.5吨装药的战斗部……”
梁彦刚之前操作的一直都是模拟弹,只有尺寸与重心分布跟实弹相同,却并没有更细节的内部结构,如今听到这个数字,也是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
“嘶——”
他下意识摸了摸自己的后脑:
“4.5吨……这东西如果服役,是不是我军装备过的最大的非核战斗部?”
刑牧春航天出身,对于这些涉及到武器装备发展史的问题不是很确定,显得稍有些犹豫。
“单论当量的话,那肯定是了。”
这个时候,旁边另一名技术人员非常笃定地回答道:
“3000-2型自由落体航弹的总重只有2.8吨,装药更是才1.5吨左右,东风16的标准弹头一枚顶它三个……”
刑牧春有些惊讶地看了过去:
“你怎么这么清楚?”
“我在二院那边有不少熟人……据说型号总师在最终决定设计方案的时候,虽然表面上是讲为了跟咱们实现子系统通用,所以要尽可能保证导弹总长度一致,但实际纯粹是为了满足自己造个大炸弹的愿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