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2章 机动弹道 (第2/2页)
听到这个回答,刑牧春的嘴角明显抽动了几下。
倒是梁彦刚有点明白这种心理。
由于陆军和海军在火力投送层面的局限性,第二炮兵在军队内部的主要竞争对手一直都是空军。
原本,二炮靠着难以拦截和远程点穴的优势,毫无悬念地领先几个身位。
但近些年来,随着各类先进战机和新型弹药逐渐铺开,局面似乎有发生逆转的可能。
毕竟空军在弹药投送密度方面,还是有着难以逾越的优势。
所以梁彦刚之前听见“一枚东风16顶三个3000-2航弹”的时候,也觉得心中暗爽……
……
梁彦刚毕竟不是研发人员,因此关于导弹本身的交流很快结束,话题也回到了后续的试验工作上面。
“所以……在整个测试过程中,有哪些地方是需要我们特别注意的?”
他谨慎地询问道。
810旅的训练水平毫无疑问地属于优秀水平,但作为全军换装经验最少的单位,对参与定型试验这种事确实没什么经验。
刑牧春并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带着梁彦刚走进了旁边一扇不太起眼的小门。
此时后者才发现,这间看着像是仓库一样的地方,里面竟然还藏着一个设施完整的会议室。
似乎是看出了他的疑惑,刑牧春介绍道:
“早年间备战的年代,空军曾计划在这里建造一座主体运行在地下的基地,只保留一部分跑道在上面,用来起飞强5甲,往南下的敌人头上扔氢弹……当然后来狂飙一号完成了一个核扳机,强5甲也在中途不了了之,所以基地也修了一半就废弃了,直到最近被我们利用起来。”
梁彦刚不太懂空军,但也知道强5是一架航程很短的小飞机:
“就这个功能来说,基地的位置是不是有点太靠后方了?”
当年上级对于北方入侵的设想是从东北和西北两翼穿插,而鼎新这个位置无论距离哪边都很是有一段距离。
“那就不清楚了……或许当年的前辈们根本没考虑返程燃料的事情。”
说话之间,刑牧春已经打开了小房间尽头的一部大尺寸液晶显示器。
相比于投影仪和幕布的组合,新设备的显示效果要清晰得多。
上面是弹道参数与燃料消耗、升阻比、负载、动压、舵偏角……等一系列指标的关系曲线。
梁彦刚过去也见过类似的数据图,但从来没有这么详细过。
传统弹道导弹的飞行轨迹比较死板,在确定发射坐标和目标位置之后就完全确定,并不需要分析如此复杂的问题。
他心下一动,又想到刚才“玄鸟”飞行器后面的几片控制舵面,有了个大胆的猜测:
“这种导弹还可以在飞行过程中变化弹道?”
然后,就看到了刑牧春带着惊奇的眼神。
让梁彦刚没来由地想起上中学时,调皮捣蛋的他在某次考试中超常发挥拿下全班第一,班主任就露出了类似的目光。
那含义大概是“原来你小子也不笨啊?”
好在刑牧春只是瞄了他一眼,就重新把视线投向屏幕:
“首射的所有参数都经过我们的计算,并且在飞行器出厂之前就设置完毕,跟你们之前训练的东风16发射过程没有什么区别……甚至连输入目标位置信息的过程都可以省略,只需要避开几颗重点卫星的侦察转移到预设坐标,然后按点火键就行。”
“但后续的测试都是由你们自行根据战术需求设定弹道……这个过程有计算机软件辅助,不过跟过去的型号相比仍然更加复杂,而且在某种程度上,预设功能越完善,武器的战术灵活性反而越低,就像……”
说到这里,他停顿并思考了几秒钟:
“就像计算机的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一样。”
这个形容对于梁彦刚来说几乎没什么价值,但刑牧春自己看上去非常满意,很快又继续道:
“所以我们需要知道,用户……也就是你们,对于这些设定的接受水平上下限分别在哪,从而确定UI交互界面的开发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