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3章 让人类科技脱离烧开水 (第1/2页)
虽然刑牧春已经说过,首射的全部参数都是提前装定好,无需发射单位进行过多操作,只要按点火键就完事了。
但在梁彦刚看来,这只能算是任务的最低要求。
一名优秀的指挥员,绝不能仅仅满足于此。
更何况按照对方的说法,如果首射成功,那么后续的几次发射之间的间隔应该很短,而且难度也会越来越高。
如果到那时候再临时抱佛脚,那很有可能根本来不及。
自己丢脸乃至给810旅丢脸都是小事,要是因此而影响到了研发部门对于装备的开发策略,那可就成历史罪人了。
因此,在跟刑牧春对接过后续工作的部分细节之后,他便带着部队开始了纸面和实操的双重特训。
当然,梁彦刚是没能耐给手下搞纸面特训的。
就连他自己都得几乎从零开始学起。
于是,在一番死缠烂打,以及跟上级的请示之后,原本预计只在鼎新待三天的刑牧春,也被迫把自己的行程延长到了一周。
而在另外一边,怀柔科学城里的常浩南,也得到了一个喜讯。
一个让他有些意外的喜讯……
……
“常院士,在组织的关怀和照顾下,在您的带领和指导下……短促放电版本的磁流体发电验证段,已经顺利落地了。”
韩陈峰手里拿着几张不起眼的A4纸,用无比平淡的语气对常浩南说道。
后者今天刚一上班就在办公室门口看到一脸憔悴的韩陈峰,还以为对方是来找自己要什么设备,或者请求什么帮助的。
结果连外套都还没来得及脱,就听到了这么个突如其来的消息。
整个人的动作直接停滞了一瞬间。
然后下意识瞄了一眼挂在墙上的日历。
如今是2007年9月份,距离他和韩陈峰提出磁流体发电站的设想,也就过去了不到一年功夫而已。
在某个瞬间,常浩南突然有点感同身受。
怪不得之前那些老前辈看见自己几个月就做完项目的时候,一个个都跟见鬼了似的——
沉浸在工作中的研发人员自己或许没什么感觉,但从外人的角度来看,是真有点惊人。
好在他本人就没少干一样的事情,所以倒不至于把这种情绪表现得太过明显。
趁着停顿的机会,常浩南顺势重新拉上了外套的拉链,做出一副不出所料的样子:
“运行参数怎么样,还有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如何?”
或许是因为演技到位,韩陈峰还真就没瞧出什么端倪,还以为是一切都在常院士计算当中,不免露出有些遗憾的表情。
但很快就回答道:
“因为只是原理验证设备,所以峰值功率只有170兆瓦,单次工作时间55-60毫秒,全过程平均功率大约95-100兆瓦,勉强符合设计预期……但后续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只是需要更加专业的平台和更充分的准备,当然还有更多资金投入才行。”
说“只有”170兆瓦,绝对不是韩陈峰的凡尔赛。
这个数字看着虽然挺吓人,几乎等同于一个中型的火力发电机组,但却无法持续输出,而是只能坚挺一下子,然后就要进入漫长的空窗期。
距离“循环工作、连续发电”的设想,更是还有相当一段距离。
哪怕是电磁弹射或者电磁能发射这样本就需要脉冲式放电的用途,不到100毫秒的放电时间也着实过于寒碜了一点。
如果把工作时间拉长,那么功率参数就会出现指数级的下降。
确实只是先期验证设备的指标。
当然,相比于过去那些只能当玩具的同类产品而言,已经有了质的飞跃。
至少能够确定这项技术具备应用层面的潜力。
“走,去你那边看看……”
常浩南指了指门外的方向,示意对方带路。
虽然韩陈峰的大部分家底都在盛京,但为了能蹭到足够强大的爆轰驱动段以提供足够高密度的等离子体,整个磁流体验证设备的研制工作都是在怀柔科学城里面完成。
包括验证设备本身,也是被安置在附近一处被临时腾空出来的实验室里面。
所以,只过了不到十分钟,常浩南就看见了韩陈峰鼓捣出来的那套磁流体发电系统。
由于整个设备核心就是一根跟激波风洞类似的正向爆轰驱动段,所以单从外观上看,跟一台小型风洞并没有什么区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