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章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第1/2页)
几人三言两语确定了事情以后,立刻就派姚贾出马,奔赴魏齐,另外急信给安排在负刍身边担当门客的密卫,让他给负刍进言,请求魏齐两国的帮助。
姚贾这段时间简直是闲的不行。
才怪。
像他这种人永远是不会让自己闲下来的。
虽然已经贵为黄池君,但是他绝不甘心止步于此。
在大秦这个更大的平台,他渴望着更大的进步。
他身上有着嬴政暗地里交代的重任,而那也许要十年甚至二十年以后才用的上,虽然等不及,但是他可以等。
但是,现在做该做的事也不冲突。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他可以成为大秦的黄池君,在关东诸国之间纵横捭阖,无往不利,靠的不只是运气,更多的是他的能力。
是他自幼苦学,诸国游历,仔细观察,小心学习,广阔人脉积累自身才能一跃而起!
捷径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走的。或者说,这世上本就没有捷径。
在咸阳,这个更大的舞台,姚贾自然渴望更大的成就。
即便现在已经名扬天下,但是还不够,他要的是声震千古!
他每日里和郭开大把大把的撒钱,饮宴不断,貌似心气郁结沉迷酒色,实则是享受着生活结交人脉。
像他和郭开这样的大贤义士,他们的宴会是不会有人拒绝的。
更何况他们出手大方,待人谦逊,为人豪迈,来者是客,尽皆欢迎。
更是多才多艺,能歌善舞,每次宴会皆是来者众多,热闹无比,夜间经常是灯火通明,众人载歌载舞,尽展无尽名士风流。
他们二人的府邸俨然已经成了咸阳最出名的交际之处,各门各派,文臣武将,高官贵族,来者不拒,尽皆欢迎。
即便是几位阁臣都偶尔会来,这也让很多人没有忌讳,也让很多人想要个机会。
导致姚贾和郭开二人府邸,每次召开宴会,那都是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他们二人这么高调,反而显得心怀坦荡,给外人看来,这二人因故国亡国如今沉迷酒色,却也有着名士风流,尺度拿捏的很好。
姚贾和郭开二人做这些事,既是为了扩展自己人脉,了解咸阳复杂的人脉关系,同样也是为了钓鱼。
若是每日里大门紧闭,那么有人偷偷进来,自然是太显眼了,即便是心怀鬼胎之人也不敢轻易上门。
可每日里如此热闹,欢歌饮宴,传杯递盏,觥筹交错,酒醺之下,时不时再感叹故国,总有人上当的。
这就是大隐隐于市了。
现在还敢心有鬼胎的人,现在还能活着,都是绝对奸猾之人,不换上他们这种顶级钓鱼高手,是钓不上来的。
但是即便钓上来的鱼,也不会打草惊蛇,轻易就宰了,小鱼小虾不值得动用他们。只要不犯事就好,犯事了那可就自然而然依法处理了,毕竟鱼上钩了总会被盯的紧一点。
姚贾是最喜欢交朋友的,他的人生准则就是,世间的一切问题都是人的问题。
想要解决这些问题也都要靠人,所以朋友越多越好。
他的另一条准则是,无论做任何事,都要三思而行。
第一思是情报,信息不全不真不明白不能做。
第二思是利益,利益不能打动人心不能做。
第三思是危险,危险大于收获不能做。
在姚贾接到出使魏国齐国的任务以后,姚贾满心愉悦,在咸阳是不缺机会的,立功的机会当然是越多越好。对于他这样的人来说,缺的只是机会。
姚贾很清楚,自己和郭开暗地里立的功劳是不能拿到明面上来说的,大王又不是有功不赏的人,自然会派一些明面上可以获得功劳的事。只要名声维持的好,哪怕是多加赏赐,也是说得过去的,毕竟大王最是重视贤才。
现在交代的这事情办起来简单,却也不简单。
若只是把事情办成,那可太简单了。
但是把事情办成的基础上,还要不能毁了形象,不能毁了暗地里钓鱼的事情,那就需要把握好尺度了。
幸好大王也有所帮助,交代的活都是明面上没什么影响的事。
此番姚贾出使两国,明面上是去给魏景湣王和齐王建赠送酒资。
实则是联系魏庸和后胜,贿赂这两个人,让他们两个人开口劝魏景湣王和齐王建攻楚。
同样,嬴政主动的示好,也是为了暗示魏景湣王,今年大秦不会动手打你,你可以放心的攻楚。
稍微缓和一下关系,也是为了以后做准备。
而且只给魏国和齐国示好,却不搭理楚国,这就是暗示希望他们两国攻楚,这样在魏庸和后胜提出建议以后,他们也必须要考虑一下大秦的态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